2)第十七章《胭脂扣》下_香江之198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父母家财,搞得妻离子散。

  同样的唱词、同样的人,半个世纪之后,她一如当年、他却面目全非。十二少颤颤巍巍地从地上起来,又使劲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对如花,他是爱、是恨、还是怕。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如花就像一个烙印一样烙在他的脑海,这辈子他都无法忘记这个女子。

  镜头转至鸡皮鹤发的十二少。隔了半个世纪,二人相顾无言。

  一双素手,解开戴了半个世纪的胭脂扣。

  这个扣就像一把锁一样,锁住了这个女人的灵魂。

  解铃还许系铃人,当年是他亲手系上的,终究还是要当着他的面才能解下。

  53年的等待,在她的口中平静地如同述说别人的故事。

  她将胭脂扣放回他手中,告诉他自己不等了。

  “Cut,杀青了,各位,今晚福记杀青宴,大家吃好喝好,谢谢各位的辛苦付出。”

  “谢谢导演。”

  当张凡宣布“杀青”时,剧组的每一个人都欢呼雀跃,这场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拍摄,毫不夸张地说。

  这两个月的时间,对于剧组每个人来说就是一场梦魇,因为张凡对于每一个镜头都拍摄的格外的细致。

  让每一个剧组成员都有些身心疲惫。

  《胭脂扣》杀青的时候,香江的七月已经悄然走完,而后期制作却是一部电影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杀青仅仅意味着另外一项工作的开始而已,《杀青宴》后,张凡又立刻投入了忙碌的工作当中。

  在欧美等国家,一部文艺片仅仅需要在艺术院线上映,然后寻求各大电影节的平台来展示与宣传影片。

  炒作话题的同时吸引观众注意,之后与电影发行公司谈判,争取扩大上映规模,进而创造一个口碑与票房的双赢的效果。

  在这其中荷里活的奥斯卡颁奖季,赋予了文艺片的商业价值,因此每年,许多艺术电影都会以冲击奥斯卡为目标。

  然而华语电影却从来不是奥斯卡颁奖季的宠儿,因此奥斯卡不需要太多的考虑,张凡就放弃了。

  至于金球奖,其结果跟奥斯卡相对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至于欧洲电影节,每一年在这个世界上都会产出无数的电影,电影多了电影节也就多了,所以电影得奖并不稀奇。

  稀奇的却是得大奖,何为大奖,首推欧洲三大电影节,戛纳、柏林、威尼斯。

  因此张凡将目光放在了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上。

  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崇高的艺术追求。

  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含金量最高的几个电影奖了。

  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参赛资格和评审制度十分相似。

  均为报名即可参加的自主选择影片模式,完全没有国家和地区的限制。

  而规则方面却也是不尽相同,未在本国以外的地区进行商业运作,未参加其它国际电影活动。

  若影片在其它国际影展展出则不准参选,参选短片的长度不得超过15分钟。

  所以三大电影节讲究的是“独一份”,因此三大电影节之间也是只能三选一的关系。

  相对来说,柏林电影节算是是华语影片中得奖最多的电影节。

  然而柏林电影节为了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二到三月举行,因此对张凡来说不得不放弃。

  而戛纳电影节相对其他两大电影节来说名气相对较大,然而戛纳电影节每年定在五月中旬举办,为期12天左右。

  除去其他两大电影节,剩下的只有威尼斯电影节比较合适了。

  然而每年9月于意大利威尼斯利多岛所举办的国际电影节,对于张凡来说,时间仍就是比较紧张。

  因此张凡不得不日夜兼程加班加点的完成这部电影的后期制作。

  请收藏:https://m.gc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