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3章 伊王反_我是王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如去辽东放飞自我。

  山东如此,别的地方可不行!

  一来天高皇帝远,那些地方藩王实力更强。

  二来朝廷也来不及布置,地方官吏豪强,甚至山贼水寇,都跟藩王有所勾结,牵一发而动全身。

  别的不说,宁王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虽说吧,他是成事不足,但绝对败事有余,而且还绰绰有余!

  “皇爷,这道旨意下去,奴婢怕一些藩王受不了,会掀起乱子。”黄锦低声提醒。

  朱厚熜呵呵冷笑,“朕还怕他们不乱呢!如今朕手上的力量,可不是他们能想象的!”

  朱厚熜信心满满,甚至说斗志昂扬,战意冲天。

  原来他真的做了不少事情,说句不客气的,强弱之势已经逆转了。

  现如今,朱厚熜有一张最大的牌!

  “黄锦,今天朕心情不错,就带着你开开眼界吧!”

  黄锦有点吃惊啊,身为天子心腹,司礼监的内相,这大明朝还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吗?

  可能吗?

  朱厚熜也不废话,直接带着黄锦,出了京城,奔着西山而来。

  看着这个方向,黄锦脑袋瓜子转动,还真别说,让他想起来了!

  这是要去皇家武学院吗?

  黄锦激动了,要说还有东厂插手不进去的,这个皇家武学院,绝对是其中之一!

  皇家武学院的历史并不长,大约是从王岳训练新军的时候,才提出来的,更早则是王阳明提出来的。

  他在担任兵部尚书的时候,建议朝廷,整顿京卫武学,培养将才。

  明代有很完善的官学体系,从太学到地方的府州县学,而这套体系不仅用于选拔文官,也有武将。

  两京有京卫武学,下面有都司武学,再往下州县也都有武学。

  只不过设立归设立,效果如何,那就一言难尽了。

  这里面的问题多种多样的。

  首先最根本的,明代的武人,是以世袭为主。根本没有给武举选才留出空间。

  也就是说,你考上了,也没有地方安排你。

  再有呢,多年下来,朝中的将才已经凋敝到了极点,别说教学生,就连领兵都不会。

  而少数能打仗的,也是九死一生,从边疆打滚,自己杀出来的。让他们打仗或许行,但是多数人大字不识,让他们教学生,实在是太为难了。

  朝廷不重视,也没有相应的师资力量。

  最最要命的是,就连好学生都没有!

  天下重文轻武,哪个正经人家的孩子去武学啊!

  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下,整个大明的武学形同虚设。

  王阳明算是文官当中,最懂打仗的。

  没有将才,那是绝对行不通的。

  他一直疾呼,要恢复武学,真正培养一批人才、

  只不过王阳明后来去职,没有做下去。

  这事就变成了朱厚熜跟王岳君臣接手了。

  他们俩的看法是武学就像新军一样,要先办起来,等到有了成果,再大力推广,如果一开始

  请收藏:https://m.gc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