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5章 夫纲何在!(求票)_我是王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厚熜眼睛瞪圆,一副好奇的模样。

  “陛下,倭国普遍一半以上的田赋,这是交给当地藩主豪强的。”张孚敬不光是自己下功夫,也跟师父王岳,甚至是大师兄崔士林交流过……倭国很少存在自耕农,土地几乎都掌握在大名手里,大名将土地租给百姓耕种,然后收取五成以上的田租。

  有问题吗?

  貌似没有啊!

  就算以大明为例,北方的田租普遍在三成五以上,到了江南,甚至有七成的地租。

  所以说,在男耕女织的农业条件下,百姓的勤劳程度,地方的物产多寡,或许有差别,但是绝不会夸张到无法理解的地步。

  倭国的情况基本是农奴……大名……幕府将军三级。

  大名就相当于地方豪强,他们管理的地盘,还不如大明的一个县大,收取田赋的压力当然不大。

  要不去大明各地问问,哪个大家族收不上田租?

  至于幕府将军……他们并不直接掌控地方,而是靠着强大的武力,威慑大名。说白了,就是个带头大哥。

  实力强大,能镇得住,自然能拿到税收,镇不住,那就开始打仗呗!

  倭国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明治维新。

  他们搞废藩置县,虽然地方大名没了,但是财税体系依旧,国家可以征收高额的税收,支持他们兴建海军,殖产兴业,甚至赌国运。

  假如单纯从财政角度衡量,甲午战争之前,大清才是“小国”,能运用到战争的经费,不足倭国的三分之一……没法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人力,不败才怪呢!

  弄清楚了倭国的情况,回过头看大明,就不得不感叹一句,大明实在是太复杂了!

  就拿农户来说,大明存在相当的自耕农,也有不少富农,即便是佃农,也不全是租种土地,比如某家有五亩田,觉得不够,就从地主那里租十亩来种,这个税该怎么收?

  而且大明还广泛存在隐户,这些人并不存在于朝廷的黄册上面,他们耕种大户的土地,向大户交租,完全游离在国家体系之外。

  也不知道能不能把他们算作大明的人。

  “陛下,情况大体如此,如果不进行变法,只是提高税赋,像倭国那么征税,大明朝一时三刻就乱套了,是绝对行不通的。这也是臣一直以来,希望推行清丈的原因所在,只要清丈之后,藏匿的隐户没有了,巨室大族的土地收回来,无地少地的百姓得到了田亩,大家伙的田都差不多。这时候朝廷不但征税容易,甚至可以提高一些税收,十税一是完全可以的。”

  “朝廷的钱多了起来,做事就容易了。像现在这样,集中兵力,覆灭蒙古,攻掠朝鲜,讨伐倭国……每一次用兵,朝廷都能有收益,这样一来,大明才能越打越打,越打越强。”张孚敬深深叹息道:“毕竟我们坐拥数十倍的子民,有着百倍辽阔

  请收藏:https://m.gc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