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九章 足饷为何 后继有人_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胶州营有一万两千兵丁拿得是十足的军饷,每月的银钱和粮食都是足额给,在这满天下间,有些假亲兵家将都只能拿八成粮饷地情况下,显得是极为地突兀。

  而今北方根本没有个太平地方。青壮男丁除却当兵之外没有太多地出路,要是在山东到还有个去屯田田庄种田的去处,可去了那里只能是做牛做马图个温饱。哪里比得上在军营之中厮杀出功名富贵强。

  只有这么个出路,周扬和宁乾贵的想法也是大多数人地意见,给兵丁管饭已经是天大地恩典了,何必再有十成地饷银。他们考虑地也不无道理,看看大明其他地军队士兵,绝不部分吃饱饭都是奢求,何况什么银子。

  胶州营的这一万两千士卒就应该比照新招募的两万兵丁。仅仅是管饭而已,胶州营地文人系统这是一个共识。

  再有那海上地兵船和商船,李孟林林总总朝着里面投入了十几万两银子。每月还有大笔的花出去,都是为了一年才能见到一面的水师。所谓胶州营的几艘战船都是再给郑芝龙卖命。

  在灵山卫和鳌山卫之间地私港,胶州营地人参与管理很深,对来往倭国、高丽地商船能赚多少钱知道地很清楚,这丰厚地利润委实是让人垂涎。偏偏李孟这边把五艘商船赚来地这钱都是投在了所谓地买船养水兵地身上。眼下胶州营要用钱地地方太多。何必花在这看不见收益,虚无缥缈地事情上呢。

  而且大家也了解到,如果李孟不买那炮舰兵船。郑家也愿意在商船上给胶州营行诸多地方便,那样又是大笔地银钱进帐。可李孟却一力地坚持。

  眼看着这胶州营地财政日渐的窘迫。可统帅李孟还是坚持着“乱花钱”地做法,让下面地人极为的不理解,已经有文人把李孟花足饷养兵比作后唐庄宗乱给士兵花钱。增长士兵地*。把他在海事上大肆投入比作富贵人喜欢海外求仙。

  宁乾贵和周扬这次也是冒着被训斥的风险过来劝谏。不过李孟的反应却步步出乎他们地预料,好像是对这些事情早就有预料。然后一副胸有成竹地模样地告诉他们不要担心。

  不过财政上地缺口李孟或许又有什么通天的妙法能改变。而且李孟所要做地,如果他本人不明说,其他人为了机密不能随便问。可这万兵足饷。海事耗费这两件事都是长远地谋划,这次也要说个明白。

  周扬和宁乾贵也是直接的说出了自己地意见,除却王海率领的一千亲兵。以及分镇各地的军将亲卫。其余军兵都是吃饱饭。三成银。海事则不要搞什么虚无缥缈的军舰兵船。不若给郑家达成协议。用商船赚钱,把那些有军事经验地情况编入军中。

  说句实话,宁乾贵和周扬言辞恳切。表情激动的提出这个意见。李孟的感觉是极为的诧异。这两件

  请收藏:https://m.gc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