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0章 最大公约数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连拍表示赞赏,“艾丽说的正合我意,宣发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流程。

  映前预热阶段,尽可能地深入影讯敏感人群,靠品质竖立电影的初期口碑。

  上映初期,尽快扩散口碑让电影出圈,吸引大中院校的学生和初入职场的社会人。

  现阶段的市场盘子,突破常规观众是唯一标准,只要成功破圈,烂片立马变好片、大片,反过来如果不能破圈,北美大卖的好莱坞大片照样在华国惨淡收场。”

  祥瑞听懂了陈一鸣的逻辑,但是脸色却更苦了,“一鸣,我知道电影里的细节需要契合目标观众的记忆,这样才能引发共鸣。

  可是按照你的说法,目标观众从16岁到30岁,足足跨越了十几年。年纪最大的那批人,高中时连电脑都没用过,这完全没办法兼顾嘛。”

  陈一鸣当即反驳道,“谁说没办法兼顾的,你可以取最大公约数啊。

  过去二十年社会变化确实很大,但是华国的学校恰恰是变化较慢的那个,特别是学业紧张的高中。

  我建议你找一所高中实习一段时间,原因也在于此。

  这里是华国,不是坚果,没有什么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社团,舞会,橄榄球四分卫,这些统统没有。

  这里有的,只有晚自习,黑板报,小考月考期中期末考,课外活动加个运动会已经是老师开恩。

  祥瑞,这些才是30岁以下华国人的学校记忆,你得沉进去,才能发现枯燥流程中的生动细节,才能真正打动观众。”

  请收藏:https://m.gc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