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章 降兵降将_金匮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咏之和李守节面对面坐着。

  攫欝攫欝。“看见大人安然无恙,属下非常欣慰。”李守节说。

  这不是正常的说话方式。

  如果李守节真的要表达这个意思,应该是“大哥,你没事,真是太好了。”

  “属下二字,再也不要提了,得臣,我现在是一个反贼,你私下来见我,会有麻烦的。”徐咏之低声说。

  “大人在辽国,担任什么职务?”

  “于越。”

  “这是什么官职。”

  “大概相当于太子太保一类的职务。”

  “太好了,既然身居高位,守节愿意带着本部兵马来投,不知道大人意下如何?”

  距离是从客气开始的。

  “哥,我们还是你的兵,我们明天阵前就反了,你看怎么样?”

  如果这么说,那李守节可能就是真的要投奔徐咏之。

  “这件事我要和主将商量,还有别的事吗?”徐咏之问李守节。

  “我等大人的消息。”李守节说。

  徐咏之走到门口,扭头看看李守节:“得臣,门,我不关,如果你是来骗我的,现在拉开门出去,骑马就走。”

  “大人说得哪里话。”李守节摇摇头。

  徐咏之回到韩匡嗣帐中。

  “是我的旧部李守节,想要投降。”徐咏之说。

  “太好了!”韩匡嗣一拍大腿。

  “韩大人,您都不担心这里面有诈吗?”徐咏之问。

  “你在这里,还能有什么诈?”韩匡嗣说。

  韩匡嗣的判断有他的道理,辽国的兵都是跟着将走,比如韩匡嗣是南京留守,封了燕王,他的军马就是自己的旧部,从他的俸禄里面支出,而皇上直接支付俸禄的,就是皮室军,如果韩匡嗣要作乱造反,他的兵就会跟着他一起动。

  “这不对,”徐咏之说,“宋兵的俸禄,是朝廷发的,不是我发的,我在那个位子上,我就是主帅,我不在了,就很难说了。我的旧部,都已经被打散,确切一点说,没什么旧部可言了。”

  “这个副将,不是你的盟卫、义子吗?”韩匡嗣问。

  这话也是草原的特色,辽国的将军和副将之间,往往根据年纪结为兄弟或者干父子。其实安史之乱之后的唐代藩镇,就是这样来维护私兵的。

  “我们是兄弟,但我觉得他不对,宋军的家属都在汴梁,就算李得臣想要投我,那些人也必然不会答应。”徐咏之说。

  “也许是他跟你私交甚好,仰慕你,就想着跟你打仗呢?”韩匡嗣还是不甘心。

  “大人,没有人会用身家性命的代价去仰慕别人,如果是那样,李守节也做不到今天的位置。我们都曾是少年,但那个岁月已经过去了,我的判断是,这事有诈。”徐咏之说。

  “让老夫去见见此人。”韩匡嗣说。

  徐咏之还想拦,韩匡嗣已经走在前面了,走到那间帐篷,韩匡嗣伸手打帘子,里面已经有一只手把帘子撩起来了。

  请收藏:https://m.gc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